声调,怎么练?

2020-11-29 18:45 播音主持指南 训练课程

跟唱歌有点类似,说普通话,也必须在“调”上。声调,正是汉语自带音乐旋律美的原因。调不对,不仅会影响字音的规范,还可能影响语意的准确。

 

不同的是,

 

唱歌的“调”是绝对音高。

声调的“调”是相对音高。

 

“相对音高”,意味着“声调”的规范,不是用“绝对音高”来衡量的,而主要体现在“音高”的变化。


音高变化

 

阴平(55),又叫“高平调”,“平”就是指“音高”要平稳,尽量避免起伏变化。要做好阴平的“平”,要求气息控制和声带松紧都保持相对稳定。

 

阳平(35),也叫“高升调”,音高有一个上升的变化。

 

上声(214),“降升调”顾名思义,音高存在一个先下降(21),再上升(14)的过程,这是四声调里唯一需要“拐弯”的声调,需要声带有一个先松后紧的变化,也是最难掌握的一个声调。

 

去声(51),“全降调”,音高从高到低是一个通畅地下降的过程。

 

 

五度标记法

描写声调最直观的办法是“五度标记法”,也就是把调域分成五度(如图),竖直方向用12345(由低到高)五个点四等分,表示不同的音高。

 

这里的音高是相对的概念,不同于乐谱(比如五线谱)中的音高。

 

“12345”之间的间距(音高的变化幅度)也是相对的。在语言表达时,这个间距可以很大,也可以很小,这就是“调域”的变化。

 

“调形”规范

要区别不同的“声调”,除了音高,更重要的是“调形”,也就是音高的升降变化情况。

 

声调不准确,很可能就是“调形”不规范。因此在练习时,需要时刻注意每一个字声调的“调形”是否规范。

 

比较好的方法就是,用五度标记法,在纸上划出12345五条线。然后,读每个字的同时,用笔画出每一个声调的“调形”,以便检验“形状”是否规范。

 

“调形”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不该“拐弯”的声调“拐弯”了,比如“阴平、阳平、去声”都可能出现“拐弯”的问题,这样“调形”就不规范了。

 

我们通常说的“港台腔、洋腔洋调”,往往就是因为不该“拐弯”的声调“拐弯”了。

 

语流中,也要注意上声变调的问题,上声在非上声前,变成211(半上声)。上声在上声前,变成35(阳平)。也就是说,上声在语流中是很少出现“完整调形”的。一般单念,词语、句子末尾,或需要强调时,可能读原调。


起调“音高”

把握好“起调”的相对音高,对于发好“声调”是有很大帮助的。

 

比如:

 

阴平(55)、去声(51),起调都是(5),相对较高,实践中容易出现(5)偏低的情况。

 

上声(214)起调是(2),相对是比较低的,这又容易出现起调(2)偏高的情况,带来的影响就是发音不自然,甚至导致(214)(4)上不去。


拉开字腹

调值是贯穿音节始终的,但主要体现在字腹。

 

有的朋友字腹比较扁,每个字发音比较短促,也容易导致“调形”不鲜明、不规范。

 

因此,注意适当拉开“字腹”,让字音舒展一些,有助于练习和稳定“调形”。待声调规范之后,可以再进一步提升吐字自如变化的能力。

 

关于“阴阳上去”每个声调分别容易出现的问题,期待后续再与大家一同讨论。

本文内容来源:播音缘(ID:boyin8)

仅供交流学习,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