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g|问题与矫正

2021-08-15 22:17 播音主持指南 训练课程

 

ing,这个韵母让很多朋友头疼,有的朋友说练了很久都练不好。仅在此分析一些ing常见的发音问题、原因及矫正方法。

 

ing发音过程

 

起点元音是前高不圆唇元音i,由i开始舌位不降低一直后移,同时舌尖离开下齿背,舌根稍微抬起,贴向软腭,当两者将要接触时,软腭下降,鼻腔通路打开,紧接着舌根与软腭接触,关闭口腔通路,受阻气流由鼻腔透出。口形没有明显变化。

 

 

ing 发成 ieng

 

ing发音中掺杂有e或其他元音的音色。

 

这个问题比较常见,且很多朋友感到难以矫正。

 

原因:舌位由i向ng移动过程中,有一个错误的先降低再上升的过程,舌位降低到了接近e等元音的位置。(如图)

 

 

这个问题不是出在鼻韵尾(归音),而是出在舌位的移动过程中,由于ing舌位由i向ng移动的路程比较长,确实中间容易出现问题。

 

矫正方法:舌位由i向ng移动过程中,高度不能降低(参考ing舌位图)

 

值得注意,舌位高度的降低,很有可能是下颌运动,口腔开度的变化而引起舌位高低的变化。所以,舌位由i向ng移动过程中,要注意不要用改变口腔开度来“帮助”舌的运动。很多鼻韵母舌位滑动过程中,都可能存在这个问题,使得发音不准确。

 

ing 发成 in

 

前后鼻音不分,一般是受方言习惯的影响,主要原因是归音部位不对,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归音部位,养成习惯。

 

in的归音是“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”接触

 

 

ing的归音是“舌根与软腭”接触

 

矫正方法:

 

发ing时,注意舌头“向后移动”。

 

发in时,舌头注意不能向后移动,舌面前部向前上方移动。

 

in的归音位置,一般认为比声母n(上齿龈)的位置稍微靠后一些,在上齿龈后部或硬腭前部。

 

前后鼻音不分,还有一个原因是不识字。也就是某一个字,比如“邻(lín)、拎(līn)、铃(líng)”,你不知道是in还是ing,这个就需要多看一看字典,记下来。 

 

用元音鼻化代替了归音

 

元音i鼻化过早,声音过早的进入了鼻腔。舌位由i还没有移动到ng,软腭就下降发出了鼻音,使得元音i带有明显的鼻音。其实就是舌头“偷懒”了,往往舌位动程不够,归音不到位。

 

鼻音过多

 

ng是一个“韵尾”,吐字归音中,尾音要“轻短”

 

有的朋友,担心归音不到位,舌根就使劲,甚至整个后口腔都在用力,刻意的着重和延长“鼻韵尾”。这往往也是发音靠后、音包字的一个原因。

 

鼻韵尾在归音时,只要发音部位到了,不用发出明显的鼻音。

 

ing 归音偏前

 

ing始终发不好,还有可能是口腔开度不够,舌位很难在快速的发音过程中,移动到位,影响归音的鲜明。可以适当的加大后口腔的开度,舌根就能能更轻松的移动到软腭。

 

舌位

 

元音发音时,舌面隆起的最高点,也就是舌头隆起部分最接近上腭的那一点,也叫“近腭点”。

 

字音不准确,往往是受方言习惯或个人说话习惯的影响,只要找到问题的原因,按照正确的方法,练习之外,生活中多注意,很快就会进步的。

 

☻ 

本文内容来源:播音缘(ID:boyin8)

仅供交流学习,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